結果

黃金價格會因需求上升及2025年首次聯準會降息而飆升嗎?
雖然因獲利了結與美元走強短期可能暫停,但需求的結構性驅動因素指向中期價格上漲。
分析師指出,黃金價格可能持續走高,受到創紀錄的ETF資金流入、關稅推動的通膨壓力,以及聯邦儲備局2025年首次降息的支持。雖然因獲利了結與美元走強短期可能暫停,但需求的結構性驅動因素指向中期價格上漲。
主要重點
- 美國黃金ETF資產在兩年內翻倍,達到2150億美元,2025年新增279公噸黃金。
- 現貨黃金交易價格接近3700美元,投資者關注3800美元價位。
- 滲透至消費者價格的關稅預計將推升通膨,歷來是黃金需求的強勁驅動力。
- 聯準會預計將進行自一月以來的首次降息,降低實質收益率並支持無收益資產。
- 風險包括投機過度持倉、美元走強及聯準會前瞻指引的不確定性。
黃金ETF需求激增
黃金需求激增,美國ETF領先。至2025年9月,美國黃金ETF管理資產達2150億美元,超過歐洲及亞洲ETF合計的1990億美元。今年迄今流入279公噸,凸顯需求規模。

主要基金清楚展現此趨勢。SPDR Gold Shares (GLD) 股價為338.91美元;其52週低點約為2024年9月18日的235.30美元,年內漲幅超過40%。

iShares Gold Trust (IAU) 走勢相似,股價為69.45美元,年增48.11%。這些漲幅反映黃金價格的廣泛反彈,強化ETF需求既反映又放大市場動能的觀點。
關稅作為通膨催化劑
關稅是較少討論但日益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Sprott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師Paul Wong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徵收的關稅仍在供應鏈中發酵。隨著關稅後庫存流向消費者,商品成本預計將上升。
這種通膨衝擊直接呼應黃金作為購買力侵蝕對沖工具的傳統角色。若通膨加速且聯準會降息,實質利率將大幅下降,創下自1970年代以來最有利黃金的環境之一。Sprott稱之為「貶值交易」——貨幣疲弱與通膨結合,推動資金流入黃金等硬資產。
美國聯邦儲備局9月中旬降息
聯準會預計本週降息25個基點。利率下降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而持續的通膨則增強其吸引力。市場也預期降息將持續至2026年,以避免經濟衰退風險。
但另有一複雜因素:政治干預。川普總統多次施壓聯準會要求更大幅度降息,並影響其更廣泛職能。他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攻擊造成制度不確定性,歷史上此類因素會推動投資人轉向避險資產。
黃金回調風險
黃金看漲前景依舊,但戰術性回調可能發生。本週美元指數微升0.1%,使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海外買家更昂貴。投機者截至9月9日淨多頭合約減少2445口至166,417口,顯示獲利了結跡象。
KCM Trade分析師Tim Waterer指出,「盤整期或小幅回調可視為健康現象,有助於支持黃金未來挑戰更高價位的目標。」
黃金市場影響與展望
黃金中期走勢仍然正面。高盛維持2026年中每盎司4000美元目標,認為風險偏向上行。強勁的ETF需求、關稅推動的通膨及實質收益率下降的可能性均支持此觀點。
全球動態亦支持黃金地位。各國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分散美元風險以強化資產負債表。此累積凸顯黃金作為中立儲備資產的持久角色,尤其在美元主導地位面臨通膨與地緣政治壓力挑戰之際。
黃金價格技術分析
撰文時,黃金價格強勁上漲,日線圖及成交量柱顯示多頭壓力明顯。賣方推力不足。若買方持續推進,可能突破3800美元價位。反之,若出現回落,價格可能測試3630美元支撐,進一步支撐位在3550及3310美元價位。

聯準會前的黃金投資啟示
對投資人而言,布局仍偏多。中期來看,ETF需求、關稅推升的通膨與聯準會降息的匯聚,構成數十年來最強黃金環境之一。央行持續強化需求故事,黃金仍是尋求對抗通膨與政策不確定性投資組合中的關鍵配置。
立即使用Deriv MT5帳戶交易下一波走勢。

儘管聯準會可能寬鬆,AI落後與關稅風險仍挑戰蘋果股價
蘋果股價在230美元附近停滯,投資人權衡聯邦儲備降息前景與關稅、成本上升及人工智慧創新延遲的擔憂。
蘋果股價在230美元附近停滯,投資人權衡聯邦儲備降息前景與關稅、成本上升及人工智慧創新延遲的擔憂。隨著科技股現占S&P 500指數37%,蘋果相較同業的相對表現不佳,凸顯僅依賴貨幣寬鬆來推升股價的風險。
重點摘要
- 蘋果今年迄今已下跌約5.7%,儘管市值達3.41兆美元,且在S&P 500中約占5.7%,仍落後於Nvidia、Microsoft及整體納斯達克指數。
- 8月CPI數據顯示整體通膨率為2.9%,核心通膨率為3.1%,強化市場對9月FOMC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
- 降息可能支持蘋果的資產負債表、現金回饋及服務業估值,但產品週期風險與關稅暴露仍存。
- 分析師對AAPL的目標價介於200美元(Phillip Securities)至290美元(Melius Research)不等,反映估值謹慎與對服務及設計升級的信心分歧。
- 蘋果的AI推展品牌為「Apple Intelligence」,普遍被認為落後於Google的Gemini及Microsoft的Copilot。
科技股集中風險與蘋果權重
美國股市對科技股的依賴程度達歷史新高。十大科技巨頭現占S&P 500指數38%,超越2000年網路泡沫高峰的33%。

這一權重在短短五年內翻倍,主要由Nvidia、Microsoft及Alphabet等巨頭推動。
蘋果單一公司即占指數近6.8%,既是指標股也是潛在風險。Nvidia因AI需求今年迄今飆升超過32%,Microsoft因雲端與AI持續上漲,蘋果股價則下跌5.67%,在所謂的「七大奇蹟股」中形成明顯分歧。

宏觀背景:通膨與聯準會政策
2025年8月CPI報告於9月11日發布,確認通膨仍具黏性但受控:
- 整體CPI年增率升至2.9%,為今年1月以來最高。
- 核心CPI年增率維持3.1%,月增0.3%,主要受住房與商品價格推動。
- 進口關稅推升服裝價格(年增0.2%)、食品雜貨加速至2.7%,電費年增超過6%,部分因AI資料中心需求。
S&P 500在五個月內上漲31%,為20年來第三大漲幅,僅比2008年後復甦少一個百分點。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7%,道瓊指數首次突破46,000點。期貨市場目前預估9月17-18日FOMC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92.5%。

對蘋果而言,聯準會寬鬆可能帶來三大好處:
- 資產負債表強化:較低利率支持蘋果超過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與股息計畫。
- 估值提升:服務收益的折現率下降,提高其現值。
- 市場動能:廣泛的科技股反彈可能推升蘋果股價,即使其基本面落後。
但聯準會能提供流動性與支持,卻無法解決蘋果結構性創新落後的問題。
iPhone Air特色:蘋果新品發表後股價表現
蘋果9月產品發表會推出四款新機:iPhone Air、iPhone 17、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iPhone Air厚度僅5.6毫米,是史上最薄iPhone,甚至比三星S25 Edge更薄。其特色包括:
- 針對AI任務優化的A19 Pro處理器晶片。
- 兩顆全新定制通訊晶片。
- 鈦合金框架與陶瓷盾玻璃,提升耐用度。
分析師讚揚Air為蘋果八年來首度重大設計轉變,具備未來12個月推動升級的潛力,但也有取捨:
- 僅配備一顆後置鏡頭,基礎款iPhone 17為兩顆,Pro系列為三顆。
- 僅支援eSIM設計,在中國面臨eSIM監管障礙。
- 對蘋果宣稱的「全天電池續航」是否實際達成存疑。
儘管消費者反應熱烈,早期評測讚賞其外型設計,蘋果股價發表會後仍下跌3%,反映投資人對定價、關稅及AI競爭力的擔憂。
蘋果AI落後與競爭壓力
蘋果對人工智慧的謹慎態度仍是瓶頸。其「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被批評落後於Google的Gemini及Microsoft的AI生態系。Nvidia的爆發性表現凸顯投資人對AI領導地位的高度重視,蘋果尚未從中受益。
這不僅是形象問題:AI延遲可能削弱蘋果服務業成長與用戶黏著度,這些是看多分析師預測的基礎。若無可信的AI差異化,蘋果恐被視為軟體驅動市場中的高價硬體公司。
蘋果股價表現分析師展望
蘋果的估值爭議在大型股中尤為激烈:
- Phillip Securities:減持,目標價200美元,理由為估值過高且缺乏AI突破。
- UBS:中性,目標價220美元,認可iPhone Air熱度但整體謹慎。
- Rosenblatt:中性,目標價從223美元調升至241美元,指出相機與電池改進。
- TD Cowen:買入,目標價275美元,強調設計創新與定制晶片。
- BofA Securities:買入,目標價從260美元調升至270美元,提及生態系健康功能。
- Melius Research:買入,目標價從260美元調升至290美元,理由為服務成長與關稅風險降低。
結果是目標價範圍從200美元到290美元不等,反映市場對蘋果究竟是成長股、價值陷阱或集中市場中的穩定器存在深刻不確定性。
蘋果投資者的風險與情境
- 多頭情境:聯準會寬鬆支持估值,iPhone Air推動升級,服務持續雙位數成長,AI功能逐步改善。
- 空頭情境:關稅與通膨壓縮利潤,AI策略進一步落後,中國銷售疲軟,令蘋果面臨表現不佳風險。
- 市場整體風險:蘋果占S&P 500約7%,長期停滯可能拖累指數表現,暴露科技股37%權重的脆弱性。
蘋果股價技術分析
撰文時,蘋果股價在連續三天下跌後略有回升,徘徊於關鍵支撐位附近。此價格走勢暗示隨著科技股持續主導S&P 500,股價可能反彈。

- 成交量分析:近期交易日買盤占優,強化多頭論點。
- 上行情境:若動能持續,蘋果股價可望挑戰240.00美元阻力位。
- 下行情境:若賣方重新掌控,股價可能先回測226.00美元支撐,進一步下跌則可能向202.00美元支撐靠攏。
此技術圖像反映市場更廣泛的猶豫不決:短期多頭訊號被宏觀與競爭逆風的長期風險抵銷。
投資啟示
蘋果2025年底的走勢取決於聯準會寬鬆帶來的宏觀支持能否超越微觀層面的挑戰。其3.5兆美元市值使其不可忽視,但分析師對其能否追上AI領導者仍意見分歧。投資人面臨抉擇:將蘋果視為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的穩定現金回饋巨頭,或認清其為科技集中市場中較弱的環節。
立即使用Deriv MT5帳戶,推測蘋果下一步動向。

銀價會重演2011年漲勢還是展現更強基本面?
雖然避險需求再次推動資金流入此金屬,但這次銀價背後有結構性工業需求及作為關鍵礦物的戰略認可支持。
分析師指出,2025年的銀價並非簡單重演2011年的漲勢。雖然避險需求再次推動資金流入此金屬,但這次銀價背後有結構性工業需求及作為關鍵礦物的戰略認可支持。價格在41美元以上盤整,保持了45美元的潛在目標,市場格局顯示基本面比2011年短暫的飆升更為強勁。
主要重點
- 銀租借利率超過5%,凸顯供應持續緊張,儘管庫存處於歷史高位。
- 期貨價格相對現貨的溢價顯示實物供應持續緊繃。
- 在41美元附近盤整,設定45美元為潛在關鍵突破目標,逢低買盤支撐限制下行風險。
- 來自太陽能、電動車和5G的工業需求支撐銀的長期基本面。
- 地緣政治緊張和聯準會政策預期的避險資金流入強化多頭布局。
銀供應緊張與價格信號顯示壓力
英國銀租借利率今年第五次超過5%,與歷史接近零的水平形成鮮明對比,這是供應緊張的直接信號。與此同時,紐約銀期貨相對倫敦現貨的溢價擴大至每盎司1.20美元,凸顯實物市場的壓力。

同時,Comex倉庫的庫存達到自1992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並不矛盾於供應緊張的說法,而是反映了高周轉率和持續需求。這些指標共同表明供應正被多重因素拉扯:可用性受限、強勁的投資者需求以及激烈的工業消費。
銀的避險需求類似2011年,但風險更廣泛
如同2011年,銀價受到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支撐。地緣政治緊張升溫——包括敘利亞內戰爆發及全球市場更廣泛的不確定性——推動投資者轉向銀等避險資產以保護財富。

近期升級包括以色列對卡塔爾的空襲、衝突波及敘利亞和黎巴嫩,以及波蘭靠近俄羅斯邊境的軍事態勢升高。法國和日本的政治不穩定也增加了謹慎氛圍。
疲弱的美國勞動數據強化了避險買盤。8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職位放緩且失業率上升,增加了聯準會降息的預期。

較低的收益率和較弱的美元降低了持有金屬的成本,這一動態在2011年強力支撐了銀價,現在也在重演。
銀的工業需求使本輪行情與眾不同
與2011年的主要差異在於銀的工業角色。銀不僅是避險資產,還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技術的關鍵材料。銀在太陽能光伏電池、半導體和電動車中不可或缺。
2025年8月底,美國內政部發布了2025年關鍵礦物清單草案,首次將銀與銅、鉀鹽、矽、銣和鉛列入其中。此舉現正公開徵求意見至9月25日,反映出對全球供應緊張的關切及銀在電子、太陽能和國防等關鍵產業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使銀成為遠超投資需求的戰略性金屬。
與2011年貨幣政策收緊導致漲勢消退不同,今日銀價受益於結構性工業支持,這種支持不太可能迅速消退。
風險平衡
- 多頭因素:避險需求、聯準會政策寬鬆、地緣政治不穩定及工業需求。
- 空頭因素:股市創歷史新高吸引資金離開防禦性資產,以及美元小幅反彈。
- 基本情境:銀價維持在41美元附近,等待通膨數據或聯準會決策指引方向。
市場影響與價格情境
- 多頭情境:銀價突破45美元,避險資金與工業需求匯聚,向50美元邁進成為現實,類似2011年水準但基礎更穩固。
- 基本情境:區間震盪持續,40.75美元為支撐,交易者等待美國通膨與貨幣政策明朗。
- 空頭情境:美元走強及股市動能限制銀價在45美元以下,突破延後至出現新催化劑。
銀的技術面洞察
銀價在亞洲交易時段持穩41美元以上,近期漲勢後盤整。白銀已在狹窄區間盤整超過一週,交易者等待美國消費者通膨數據後再決定新倉位。
從技術面看,41美元以下預期有逢低買盤,限制下行風險。突破45美元將具決定性意義,開啟向50美元邁進的道路。目前市場在強勁避險資金與堅挺美元及股市新高之間保持平衡。若賣方加大力度,價格可能測試40.75美元及38.41美元支撐位。若跌勢加劇,賣方可能測試37.08美元及35.77美元的支撐底部。

投資啟示
銀的獨特雙重角色使其與2011年不同。投資者應關注45美元作為關鍵突破點。短期交易者可在41至45美元區間尋找機會,長期投資者則可關注銀在可再生能源與科技領域日益擴大的角色作為結構性支撐。與2011年漲勢迅速回落不同,今日基本面顯示回調可能是買入機會,而非退出信號。
立即使用Deriv MT5帳戶交易銀價的下一波走勢。

隨著美元依賴減弱,黃金央行買盤能否持續推動漲勢?
短期展望取決於多變因素,將決定黃金能否突破3,450美元,或持續受壓於此之下。
是的,央行需求是塑造黃金長期走勢的強大力量,隨著各國將儲備多元化,遠離美元,並強化去美元化趨勢。這種穩定的官方部門買盤為價格提供堅實基礎,即使在波動環境中也充當安全網。同時,短期展望取決於多變因素——從聯邦儲備政策決策、美元強弱到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些將決定黃金能否突破關鍵的3,450美元阻力位,或持續受壓於此之下。
主要重點
- 外國央行持有的黃金量首次超過美國國債,為1990年代以來首見。
- 2025年第一季全球官方部門黃金需求達244公噸,遠高於五年平均水平。
- 2025年上半年黃金支持的ETF吸引了380億美元資金流入,2024年則有150億美元資金流出。
- 印度和中國的零售買盤激增,家庭將儲蓄轉向黃金。
- 東盟與金磚國家正正式建立本幣貿易結算系統,以減少美元使用。
- 美元的儲備份額已跌破47%,而黃金的份額正攀升至接近20%。
- 對Fed獨立性的擔憂及9月降息高概率進一步推升無收益資產需求。
黃金央行買盤及其作為儲備錨的回歸
最新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央行購買了244公噸黃金,為多年來最強勁的第一季。

黃金現占年度總流入量近四分之一,為1960年代末以來最高比例。
這一轉變不限於某一地區。購買範圍廣泛,從中國、印度到中東及拉丁美洲,凸顯央行正重新平衡,遠離美元計價資產。2022年俄羅斯儲備被凍結加速了這一思考,突顯持有國債的政治風險。
去美元化趨勢從口號走向政策
多年來,去美元化只是流行語。2025年,它已成為政策。
東盟2026–30戰略計劃優先推動商品與投資的本幣貿易結算。美銀分析師估計,這可在五年內使該區美元計價減少15%。
金磚國家經濟體也在擴展跨境支付網絡,包括貨幣互換協議及繞過美元的結算平台。
這些舉措受到政治因素的強化,例如特朗普的保護主義立場令貿易夥伴不安,而美元資產的武器化——制裁與儲備凍結——促使政策制定者加速多元化。
學術研究表明,一旦持有美元的感知成本超過某一門檻,多元化將自我強化。部分分析師預測,美元的儲備份額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跌破50%,而本世紀初曾超過70%,這一門檻或即將到來。
黃金ETF資金流入復甦,信任轉移顯現
2025年,黃金表現優於MSCI世界指數及彭博綜合債券指數,以及主要全球資產類別,將其角色從美元對沖擴展為全球信任基石。

經過兩年疲軟後,2025年上半年全球黃金ETF資金流入近380億美元,約322公噸,為2020年以來最強開局。印度和中國家庭也以創紀錄水平購買實物黃金,視其為可靠的價值儲存,因本幣面臨波動。
若此趨勢擴散至亞洲以外,現貨價格可能突破3,400美元,向3,450美元及更高邁進。與此同時,黃金與美元指數的傳統反向關係持續存在,美元疲軟進一步強化金價。
Fed政治因素助推漲勢
黃金漲勢亦受華盛頓政治不穩定推動。特朗普試圖解雇Fed理事Lisa Cook引發法律僵局,令聯邦儲備獨立性再添疑慮。
根據CME FedWatch,市場目前對9月降息的概率為85%,較一週前的84.7%略增。

主席Powell承認勞動市場有些降溫,但對特朗普政策的通膨影響仍持謹慎態度。
較低利率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強化央行及零售需求。與此同時,美元因降息預期走弱,進一步推升金價。
黃金在3,400美元關口——動能還是疲態?
黃金在3,400美元附近的韌性創造了關鍵時刻。展望分為兩條明確路徑:
- 看漲因素
- 央行與ETF需求具結構性,非週期性。
- 去美元化政策穩固長期資金流。
- 9月Fed降息押注仍高,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
- 央行與ETF需求具結構性,非週期性。
- 看跌風險
- 2025年第二季美國GDP增長3.3%,顯示經濟韌性。
- 通膨仍高於目標,可能放緩或限制Fed寬鬆。
- 美元反彈走強可能使動能止步於3,450美元阻力位以下。
- 2025年第二季美國GDP增長3.3%,顯示經濟韌性。
黃金技術面洞察
撰寫時,黃金自月內高點回落,接近阻力位,暗示可能反轉。然而,成交量柱顯示買盤主導,賣壓有限,暗示可能進一步上行。若價格繼續攀升,可能在3,440美元遇阻。反之,若動能減弱,黃金可在3,350美元及3,313美元找到支撐,這兩點現為交易者關注的關鍵底部。

市場展望與價格情境
若央行與ETF需求保持強勁,突破3,450美元可能引發新一波技術性買盤,開啟創紀錄高點之路。反之,若Fed放緩寬鬆步伐或通膨持續高企,黃金可能在阻力位下盤整,面臨回調風險。
無論如何,風險平衡偏向長期價格走強。美元主導地位的結構性下降非短期交易,而是儲備體系的重組——黃金重回核心地位。
投資啟示
對投資者而言,黃金仍是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工具,而非全押標的。隨著央行重塑儲備及政策制定者推動去美元化策略,其角色正日益強化。短期內,交易者將關注3,450美元作為轉折點。長期來看,美元主導地位的削弱顯示黃金的復興遠未結束。
常見問題
為何央行買入的黃金多於美國國債?
因為國債同時承擔市場與政治風險。2022年俄羅斯儲備被凍結顯示美元資產的脆弱性,而黃金則具中立性、流動性且無對手風險,使其成為更可靠的儲備錨。
黃金能突破3,450美元嗎?
可以,但取決於央行需求與Fed政策的配合。強勁的ETF資金流入及亞洲零售買盤已支持價格,9月降息可能成為突破的催化劑。
有哪些風險可能阻礙漲勢?
若美國經濟持續強勁、通膨頑固或美元反彈,漲勢可能受限。這些因素都將使黃金難以維持在3,450美元以上。
黃金是否正在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資產?
尚未——美元仍主導全球儲備。但其份額已跌破47%,黃金接近20%,顯示多元化趨勢明顯。黃金正成為補充,而非替代。

Nvidia 的成長展望與邁向 5 兆美元市值之路
根據部分分析師,Nvidia 不太可能成為華爾街首個 5 兆美元巨頭。未來的發展愈來愈依賴 AI 需求是否能維持目前的增長速度。
根據部分分析師,Nvidia 不太可能成為華爾街首個 5 兆美元巨頭。該公司的市值已突破 4 兆美元,雖然季度業績持續超出預期,但市場反應顯示投資者開始質疑還有多少上漲空間。一些分析師仍預期 Nvidia 將於 2026 年達到 5 兆美元,但未來的發展愈來愈依賴 AI 需求是否能維持目前的增長速度。
重點摘要
- 第二季營收為 467 億美元,預期為 462 億美元,EPS 為 1.05 美元,預期為 1.01 美元。
- 淨利年增 59% 至 264 億美元。
- 資料中心營收為 411 億美元,略低於預期,較上一季下降 1%,因 H20 銷售中斷。
- 第三季指引為 540 億美元 ±2%,不包含任何對中國的 H20 出貨。
- Nvidia 批准了 6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第二季已花費 97 億美元。
Nvidia 中國晶片問題:中國是成長的變數嗎?
Nvidia 的亮眼季度業績並未包含來自中國的貢獻,因為公司未對該市場銷售其 H20 處理器。這款專為符合美國出口限制而設計的晶片,已成為 Nvidia 成長辯論的核心。
分析師估計,如果獲得批准,出貨量每季可增加 20 億至 50 億美元的營收,對總營收帶來 4% 至 10% 的顯著提升。地緣政治背景使這一機會充滿高度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最初於四月禁止 Nvidia 向中國銷售晶片,七月撤銷該決定,八月又對銷售徵收 15% 關稅。特朗普還威脅對非美國製造的半導體徵收 100% 關稅,但 Nvidia 可能獲得豁免。
另一方面,北京警告國內企業不要使用 Nvidia 晶片,指稱存在安全風險。Nvidia 否認這些指控,並表示正與中國當局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H20 晶片本身已造成重大財務壓力。Nvidia 因該晶片計提了 45 億美元的減損,並曾表示若允許銷售,第二季營收可增加高達 80 億美元。
根據財務長 Colette Kress 表示,如果地緣政治環境允許,公司本季度可出貨 20 億至 50 億美元的 H20 營收。簡言之,中國既是 Nvidia 最大的未開發成長動力,也是最不可預測的風險。
Nvidia 資料中心營收與 Blackwell 平台推進
Nvidia 資料中心營收年增 56% 至 411 億美元,但比市場共識低 2 億美元。

環比下降反映了 H20 銷售的流失,但該部門仍是 Nvidia 最大且最重要的業務。營收為 338 億美元,較上一季下降 1%,而網路銷售較去年幾乎翻倍,達 73 億美元。
真正的焦點是 Nvidia Blackwell 平台的推進。執行長黃仁勳確認生產「全速推進」,需求「非凡」。Blackwell 晶片已占資料中心營收約 70%,銷售環比增長 17%。
亞馬遜、Microsoft、Alphabet 和 Meta 等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佔 Nvidia 資料中心業務一半,Blackwell 的採用凸顯 Nvidia 在 AI 基礎建設建設中的核心地位。
Nvidia 的遊戲與機器人業務持續強化
資料中心之外,Nvidia 遊戲營收達 43 億美元,年增 49%,超出預期。公司也強調針對 PC 運行 OpenAI 模型調校的 GPU,擴大其在消費者 AI 領域的影響力。
機器人營收為 5.86 億美元,增長 69%,但該部門規模仍較小。與此同時,Nvidia 董事會批准了新的 60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展現對長期成長軌跡的信心。
Nvidia 的估值壓力
儘管創下紀錄盈餘並上調指引,股價反應凸顯了超過 4 兆美元市值的挑戰。自 2023 年生成式 AI 熱潮開始以來,Nvidia 已連續九季營收成長超過 50%。

然而本季度標誌著自 2024 財年初以來最慢的成長。由於預期極高,即使資料中心營收略有不及,也足以引發股價回調。
動態很明顯:Nvidia 執行近乎完美,但投資者要求新的催化劑來證明其市值合理。5 兆美元的里程碑看似觸手可及,但前提是成長必須超越目前已反映的預期。
Nvidia 技術分析
撰寫時,股價幾乎觸及阻力位,暗示可能出現回調。成交量柱顯示賣壓主導,買方反擊有限,增添看跌氛圍。若回調成真,價格可能跌向 172.75 美元支撐位。若出現意外崩跌,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探至 142.00 美元支撐位。阻力位維持在 182.54 美元。

價格走勢情境
- 多頭情境:中國批准 H20 銷售,每季增加 20–50 億美元,推動 Nvidia 更接近 5 兆美元市值。
- 空頭情境:估值疑慮與成長放緩使股價承壓。
- 中性情境:股價盤整,投資者等待中國及監管政策明朗。
投資啟示
Nvidia 仍是全球 AI 基礎建設中最重要的玩家,Blackwell 晶片與超大規模需求支撐成長。但在 4.3 兆美元的估值下,容錯空間有限。中國既是最大成長潛力,也是最具波動風險的因素。
對交易者而言,局勢指向波動性。回購與產品領先提供緩衝,但若中國進展停滯,價格走勢可能受限。長期投資者必須判斷 Nvidia 在 AI 領域無可匹敵的地位是否足以支撐其溢價,或股價已過度反映未來。
常見問題
為何股價在強勁業績後下跌?
Nvidia 第二季資料中心營收低於預期,引發對 AI 需求增速的新疑慮,導致股價下滑。
中國在 Nvidia 未來扮演什麼角色?
中國可增加每季 20-50 億美元銷售,但監管批准與政治風險使時間表高度不確定。
Blackwell 重要性為何?
Blackwell 已占資料中心營收 70%,且快速推進,強化 Nvidia 在中國以外的領導地位。

2025年9月政策分歧與政治對EUR USD的影響
許多人預測EUR USD將在9月進入關鍵時刻,交易者在權衡聯邦儲備局與歐洲央行的政策分歧以及歐洲日益升高的政治風險。
許多人預測EUR USD將在9月進入關鍵時刻,交易者在權衡聯邦儲備局與歐洲央行的政策分歧以及歐洲日益升高的政治風險。根據近期數據,該貨幣對已從上週Jackson Hole會議後的反彈中回落,歐元因法國政治動盪承壓,而美元則因較高的收益率獲得短期支撐。關鍵問題在於9月的數據和央行會議是否會確認歐元的持續反彈,或延續美元的主導地位。
主要重點
- 聯邦儲備局預計於9月17日將利率從4.50%降至4.25%,因勞動市場疲軟加深。
- 歐洲央行可能於9月10日將存款利率維持在2.00%,通膨回歸目標水平。
- 法國政治不確定性在9月9日信任投票前增加對歐元的壓力。
- EUR USD在1.1630附近交易,數據發布前波動性收縮。
- 隨著9月會議和數據可能重新調整利率預期,突破風險上升。
聯邦儲備局與歐洲央行利率差異
歐洲央行目前的立場反映了通膨穩定和經濟前景更為平衡。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年增率為2%,完全符合歐洲央行的目標。

這標誌著與2022至2023年通膨飆升時期的顯著改善,當時歐元區CPI超過8%,迫使採取激進的升息措施。

在Jackson Hole會議上,Christine Lagarde強調歐洲央行將密切監控經濟指標,而非承諾進一步緊縮。她指出移民、支持勞動市場及穩定的工資增長等因素,是歐元區經濟儘管利率高企仍保持穩定的原因。
市場目前預計9月10日會議有87%的機率維持利率不變。

存款利率廣泛預期將維持在2.00%,歐洲央行基本上表明政策既非限制性也非寬鬆,採取觀望態度。對交易者而言,這意味著歐元短期內缺乏利率驅動的催化劑,焦點將集中在聯邦儲備局等外部因素上。
聯邦儲備局降息決策
與聯邦儲備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勞動市場這一曾經的強勁支柱,現在顯現出明顯裂痕。
7月非農就業報告僅增加7.3萬個職位,遠低於2023至2024年間超過20萬的平均水平。失業率上升至4.2%,工資增長放緩。
Jerome Powell在Jackson Hole承認這一放緩,這是他今年首次重大語調轉變。他指出通膨似乎“更受控”,聯邦儲備局的優先事項現在是就業和維持經濟增長。
此轉向為9月17日可能降息鋪路,CME FedWatch顯示降至4.25%的概率為87%。若確認,這將是2025年週期中的首次降息,標誌政策的重要轉折點。
對EUR USD而言,這將縮小過去兩年支持美元的利率差距。短期問題在於聯邦儲備局是9月積極行動,還是採取較慢、漸進的路徑。
法國政治風險對歐元的影響
在歐洲方面,政治增加了複雜性。法國總理François Bayrou面臨9月9日的信任投票,反對黨聯合反對其440億歐元的預算計劃。若投票未通過,將威脅其少數政府的穩定,可能迫使進行聯盟談判甚至提前選舉。
市場迅速反應:本週早些時候CAC 40指數下跌1.7%,法國公債利差相對德國Bund擴大。政治不穩定直接壓制歐元,削弱投資者對歐洲資產的信心,正值歐洲央行試圖展現穩定之際。
這一動態與美國形成對比,美國的政治風險體現在中央銀行獨立性上。總統Donald Trump因抵押貸款指控解雇聯邦儲備局理事Lisa Cook,引發對政治干預貨幣政策的擔憂。雖然美元最初未受影響,但若獨立性被視為受損,機構信譽可能成為中期拖累。
EUR USD波動性:需關注的驅動因素
9月將有大量數據發布,將影響利率預期:
- 本週:
-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預期為98,高於7月的97)。
- 房價指數與耐用品訂單,洞察家庭與企業投資情況。
- 里士滿聯邦儲備製造業指數,反映區域經濟活動。
- 第二季GDP(第二次估算),評估成長動能。
- 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報告,聯邦儲備局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以確認價格壓力是否緩解。
-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預期為98,高於7月的97)。
- 下週:
- 8月非農就業數據。若再度疲弱,將確立降息預期。
- 8月非農就業數據。若再度疲弱,將確立降息預期。
- 再下一週:
- 聯邦儲備局會議前的CPI數據,對判斷通膨走勢至關重要。
- 聯邦儲備局會議前的CPI數據,對判斷通膨走勢至關重要。
每項數據發布都有可能影響EUR USD。消費者信心或GDP強勁,可能降低聯邦儲備局降息的緊迫性;反之,疲弱數據則相反。
市場影響與情境分析
- 歐元看漲情境:聯邦儲備局9月降息,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收益率差縮小,推升EUR USD自低點反彈。
- 美元看漲情境:美國數據意外向好,聯邦儲備局延遲降息。美元保持強勢,歐元因政治困境而掙扎。
- 混合情境:聯邦儲備局降息,但法國政治動盪加劇,抵消漲幅,EUR USD維持區間震盪。
目前EUR USD在1.1607附近交易,反映出猶豫而非信心。交易者輕倉等待9月事件指引方向。
歐元兌美元技術展望
技術面上,EUR USD在從上週高點回落後進入盤整。支撐位形成於1.1594,此水平在先前的拋售中曾有效支撐。若持續跌破,可能打開跌向1.1424的大門。上方阻力位於1.1724及1.1790,後者與近期反彈高點相符。
動能指標顯示波動性收縮,交易者等待催化劑。一旦9月數據和會議公布,雙向突破可能性大增。

投資啟示
對交易者而言,EUR USD目前處於觀望狀態,但波動性正在累積。短期策略可聚焦於1.16至1.18區間交易,等待重大數據發布。中期布局應準備兩種情境:
- 若聯邦儲備局降息且歐洲央行維持利率,歐元反彈,收益率差縮小。
- 若美國數據強於預期,聯邦儲備局延遲寬鬆,美元展現韌性。
法國政治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意味著9月可能是EUR USD的決定性時刻。交易者應預期8月底的平靜將被政策分歧與政治衝突引發的更高波動性所取代。

隨著聯準會降息逼近,黃金避險交易是否回歸?
在傑羅姆·鮑威爾暗示聯邦儲備可能於九月政策會議降息後,黃金價格上週上漲1%,觸及兩週高點3,385美元。
在傑羅姆·鮑威爾暗示聯邦儲備可能於九月政策會議降息後,黃金價格上週上漲1%,觸及兩週高點3,385美元。根據CME FedWatch工具,交易者目前預期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84%,並且已將年底前兩次四分之一點降息的可能性納入價格。寬鬆政策預期的增加提升了黃金的吸引力,但通膨風險與政治干預聯準會的情況,讓人質疑這波漲勢能持續多久。
重點摘要
- 黃金交易至3,385美元,交易者將3,400美元視為下一個技術突破點。
- 市場預期2025年將有兩次美國降息,但聯準會尚未承諾如此激進的路徑。
- 在川普總統試圖罷免理事Lisa Cook後,對聯準會的政治壓力升高,引發對央行獨立性的擔憂。
- 黃金下一個考驗將是PCE通膨報告、GDP修正數據及消費支出數據。
- 歐洲、亞洲及加拿大的全球經濟數據發布,為黃金短期走勢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演說為降息開啟大門
在傑克森霍爾演說中,鮑威爾在成長放緩與頑固通膨兩大風險間取得平衡。他指出勞動市場顯示疲軟跡象,特別是在就業創造與勞動參與率方面,且就業下行風險正在上升。
同時,通膨仍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鮑威爾警告央行不能過早宣布勝利。

儘管如此,他的言論被解讀為鴿派。鮑威爾表示貨幣政策仍然寬鬆,且風險平衡可能需要調整。經濟學家認為此語言暗示聯準會傾向於九月降息。市場隨之反應,交易者預期今年至少降息一次,並將第二次降息的預期納入十二月前的價格中。
然而,聯準會尚未明確支持如此激進的路徑。達拉斯聯準會主席Lorie Logan及其他政策制定者表示央行具有彈性,但必須依據數據行事。
川普與聯準會獨立性的對抗
政治因素已成為市場的新變數。川普總統宣布罷免聯準會理事Lisa Cook,指控她涉及房貸詐欺。Cook否認指控,並聲稱川普「無權」解職她。
此事件重要在於凸顯政治干預貨幣政策的風險。川普過去曾批評鮑威爾並推動立即降息。如果Cook被川普盟友取代,聯準會七人理事會將更傾向於他偏好的寬鬆金融政策。
市場視聯準會獨立性受損為信譽打擊。歷史上,當對央行自主性的信心減弱時,避險資產如黃金會吸引資金流入。這種動態已在本週的漲勢中顯現,交易者在權衡聯準會政策路徑與日益升高的政治風險。
影響黃金漲勢的數據風險
黃金向3,400美元推進並非必然。即將公布的數據將決定漲勢是否持續或消退:
- PCE通膨報告: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將是最重要的發布。若數據偏熱,將強化美元並降低降息可能性,對黃金不利。
- GDP更新:第二季GDP修正數據將顯示經濟是否如預期般放緩。較強的成長可能削弱降息理由。
- 消費支出與收入:這些數據揭示家庭韌性。若消費保持強勁,聯準會可能維持較高利率更長時間。
- 耐用品與房市數據:若此處疲弱,將支持寬鬆立場並利多黃金。
換言之,黃金走勢取決於經濟疲弱是否超過通膨風險。
全球市場驅動因素
除了美國數據外,全球經濟事件也可能增加波動。本週歐元區通膨數據將被關注是否顯示價格壓力緩解,這可能影響歐洲央行政策。歐洲央行最新會議報告將提供是否考慮進一步降息的線索。
在亞洲,中國官方PMI將更新製造業活動,日本月底數據將顯示消費與工業表現。加拿大與印度也將公布GDP數據。這些數據共同塑造全球成長情緒,影響黃金避險資金流向。
企業財報也可能發揮作用。Nvidia的業績將檢驗全球科技動能。股市疲弱通常會提升黃金作為投資組合避險的需求。
市場影響與價格情境
分析師表示基本情境是聯準會九月降息一次,這將支持黃金站穩3,385美元以上,並為突破3,400美元開啟大門。若聯準會暗示十二月前第二次降息,動能可能推升價格至3,425或3,450美元。
下行情境是通膨持續偏高,迫使聯準會暫停降息。這將強化美元,推升公債殖利率,並使黃金受阻於阻力位下方。在此情況下,價格可能回落至3,360甚至3,325美元。
黃金價格技術分析
技術面上,黃金正於3,400美元阻力位下方盤整。若能持續收於此位之上,將確認突破,下一阻力位在3,440美元。支撐位於3,315美元,較強支撐在3,385美元。

投資啟示
對交易者而言,風險平衡指向美國經濟數據周邊的短期波動。若PCE報告確認通膨降溫,短期布局可能偏好突破3,400美元的戰術操作。中期策略則應考慮聯準會降息幅度可能低於市場預期,限制黃金上行,維持在3,325至3,400美元區間。
圍繞聯準會獨立性的政治風險提供額外避險買盤,即使美國數據強於預期,下行風險也可能被緩衝。長期投資者或視此為黃金在不確定性支持下維持盤整的時期,即使突破受限。
常見問題
為何黃金可能突破3,400美元?
市場預期九月降息,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並削弱美元。
什麼因素可能阻止突破?
通膨數據偏熱或GDP成長強勁可能延遲降息,支持美元並限制黃金上行。
川普對Lisa Cook的行動有何影響?
此舉引發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削弱政策信任,並推升黃金避險需求。
還有哪些全球數據相關?
歐元區通膨、中國PMI、加拿大與印度GDP,以及日本月底數據,均透過風險情緒影響黃金。

鮑威爾鴿派傾向與上田鷹派立場對美元/日圓的意義
在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威爾暗示就業面臨下行風險加劇後,美元跌至四週低點,推動市場對九月降息的預期。
在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威爾暗示就業面臨下行風險加劇後,美元跌至四週低點,推動市場對九月降息的預期。與此同時,日本銀行行長上田和夫指出日本工資增長加速,強化市場對日本銀行可能在十月恢復緊縮的預期。這種組合凸顯了政策分歧,可能決定美元/日圓是攀升至150還是回落至接近140。
主要重點
- 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的演講增強了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交易者定價降息機率為84%。
- 市場目前預期年底前共降息53個基點,但路徑取決於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膨與勞動數據。
- 美元指數因鮑威爾言論下跌超過1%,導致美元/日圓走低,隨後在亞洲交易時段出現回升反彈。
- 美國債務在短短48天內激增1兆美元,長期引發對財政可持續性及避險吸引力的擔憂。
- 上田指出工資增長擴大及日本勞動市場緊張,維持市場對日本銀行十月升息的預期。
- 交易者認為美元/日圓在147.50阻力附近受限,突破向150或回落向140取決於聯準會與日本銀行的政策時機。
鮑威爾的鴿派傾向:聯準會降息預期
在傑克森霍爾,鮑威爾對全球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表示:「就業的下行風險正在上升。如果這些風險成真,可能會迅速發生。」
市場立即將此言論解讀為鴿派轉向,提升近期寬鬆的押注。根據CME與LSEG數據:
- 9月17日FOMC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87%。
- 2025年剩餘時間內約定價降息53個基點。
此轉向發生在數月來預期變化之後:
- 8月初:疲弱的就業數據推升降息押注。
- 8月中: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漲及強勁的商業調查迫使交易者調降預期。
- 傑克森霍爾後:鮑威爾的言論有效地「降低了鴿派門檻」,重燃降息即將來臨的信心。
高盛分析師指出,鮑威爾的訊息「清除了市場對鴿派的低標準,之前聯準會降息定價持續減弱。接下來將由數據決定降息的速度與幅度。」
美國債務壓力拖累美元
除了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狀況迅速惡化。聯邦債務在短短48天內增加了1兆美元,相當於每日增加210億美元。僅自2025年8月11日以來,額外增加了2000億美元,總額接近38兆美元。
政府支出現占GDP年比44%,為二戰及2008年危機以來未見的水準——但這次並無經濟緊急狀況。

債券拍賣已顯示需求疲軟跡象,投資者要求更高收益率以吸收新發行債券。

對外匯市場而言,這造成雙重壓力:
- 若聯準會降息,美國收益率優勢將減弱。
- 若債務持續膨脹,投資者可能質疑美元的避險吸引力。
這種組合使美元在考慮聯準會鴿派之前就已脆弱。
川普攻擊增加信譽風險
美元壓力還來自日益加劇的政治摩擦。川普總統多次批評鮑威爾——起初因未降息,近期則因聯準會大樓翻修超支。
上週,川普升級攻勢,針對聯準會理事庫克,稱若她不因在密西根與喬治亞持有抵押貸款而辭職,他將解雇她。這些干預引發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進一步使美國政策前景蒙上陰影。
對全球投資者而言,鴿派聯準會加上政治壓力,可能削弱對美國貨幣穩定的信心,放大美元疲弱。
上田的鷹派立場:勞動市場推動日本銀行展望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銀行行長上田和夫在傑克森霍爾展現更自信的語氣。他指出,工資漲幅正從大型企業擴散至中小企業,且因勞動市場緊縮,工資可能進一步加速上升。
日本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1%,高於預期,且仍遠高於日本銀行2%的目標,儘管通膨已連續第二個月放緩。

這種黏性通膨與工資上升的組合支持日本銀行在一月升息後恢復加息的理由。市場目前認為十月升息機率約為50%,猶如擲硬幣。
美元/日圓:聚焦央行政策分歧
聯準會傾向鴿派而日本銀行傾向鷹派,為美元/日圓設定明確的轉折點:
- 上行情境(150):若美國數據強勁足以延遲降息,或因財政或地緣政治壓力推升避險資金流入,美元/日圓可能測試150關口。
- 下行情境(140):若鮑威爾在九月降息且上田在十月跟進日本銀行升息,政策分歧可能引發日圓更強反彈。
目前,該貨幣對交易於147.40–147.50附近,為關鍵阻力區。下一個催化劑為:
- 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週五) - 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
- 八月就業數據(下週) - 關鍵確認勞動市場風險。
美元/日圓技術分析
撰寫時,該貨幣對接近支撐位,暗示價格可能上升。成交量柱顯示買方壓力主導,賣方反撲有限,增強看漲論調。若價格上升,可能在148.89美元水平遇阻。反之,若價格下跌,可能在146.65及143.15美元支撐位獲得支撐。

投資啟示
對交易者而言,美元/日圓的持倉高度敏感於聯準會與日本銀行的政策先後:
- 短期:若美國數據確認九月降息,147.50–150附近的戰術性賣出可能具吸引力。
- 中期:若日本銀行十月升息而聯準會持續寬鬆,日圓可能走強。
- 風險:美國財政不穩與對聯準會的政治壓力可能加速美元疲弱,超出政策因素影響。
隨著兩大央行政策轉向,美元/日圓下一個決定性走勢取決於哪個政策變動先行:聯準會降息或日本銀行升息。
常見問題
為何鮑威爾的演講削弱了美元?
因為它提高了聯準會即將降息的可能性,降低了美元的收益吸引力。
市場定價了多少寬鬆?
市場認為九月降息機率為87%,年底前降息幅度約53個基點。
為何美國債務對美元/日圓重要?
債務激增引發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疑慮,使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下降。
什麼支持日本銀行的鷹派立場?
工資增長擴大、通膨黏性高於2%及結構性勞動力短缺。
美元/日圓的關鍵價位為何?
上行阻力位於147.50–150附近,下行支撐位於140附近。

我們是否已進入比特幣牛市週期的後期階段?
比特幣最新的價格走勢顯示,目前的牛市可能正進入後期階段,多項因素暗示該週期可能比許多人意識到的更為成熟。
比特幣最新的價格走勢顯示,目前的牛市可能正進入後期階段。2025年8月中旬,比特幣曾創下124,128美元的歷史新高,隨後回落約8%,交易價格接近113,222美元。
Glassnode 的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在歷史上接近週期高峰的價格水平開始獲利了結,同時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短短四個交易日內出現近1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
與此同時,資金轉向山寨幣,這是比特幣牛市後期常見的模式。綜合這些因素,顯示該週期可能比許多投資者預期的更為成熟。
主要重點
- 比特幣從8月的124,128美元高點下跌8%,至約113,222美元。
- 長期持有者在與過去後期狂熱階段相符的價格水平實現獲利。
- 現貨比特幣ETF在四個交易日內錄得9.75億美元的資金流出。
- 山寨幣未平倉合約一度達到600億美元,隨後回調25億美元。
- 2025年累積地址——從不賣出的錢包——需求創下新高。
- Glassnode 指出週期高峰可能最早出現在2025年10月。
比特幣後期週期信號暗示成熟階段
Glassnode 的分析指出,長期持有者(定義為持幣超過155天的投資者)在與比特幣過去狂熱高峰相當的價格水平開始獲利了結。在過去的週期中,這類活動通常與後期反彈同時發生,最終導致價格修正。
需求數據支持這一模式。儘管比特幣創下新高,但吸引新資金的能力已減弱。推動早期需求的現貨比特幣ETF,在連續五個交易日內出現11.553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這種對敞口需求的降溫,顯示機構買家變得更加謹慎。
比特幣ETF資金流出與需求疲軟
ETF 資金流向是2025年比特幣需求最明顯的信號之一。今年早些時候,大量資金流入推動比特幣連續創高。如今,資金流向的逆轉表明反彈動能疲軟。作為參考,比特幣從124,000美元跌至113,000美元,與資金流出的趨勢相符,顯示價格對機構資金流動仍高度敏感。

歷史上,當ETF資金流入放緩且長期持有者在高位分散持幣時,比特幣通常處於週期後期。這增強了市場可能比許多人預期更接近高峰的觀點。
山寨幣投機活動升溫
比特幣需求疲軟的同時,其他地方的投機活動急劇上升。山寨幣未平倉合約一度飆升至創紀錄的602億美元,隨後回調25億美元。Glassnode 指出,這種明顯的資金轉向山寨幣是後期週期的典型特徵,投資者從比特幣轉向風險更高的標的。
尤其是以太坊,其永續合約交易量主導地位已超越比特幣,凸顯資金正流入替代生態系統。

歷史上,這種資金輪動往往預示著“山寨幣季”的形成——即在牛市最後階段,小型加密貨幣表現優於比特幣的時期。
四年週期的爭論
當前市場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是比特幣的四年減半週期是否仍然有效。Glassnode 認為,比特幣的價格行為仍然反映過去由減半驅動的週期。如果歷史重演,週期高峰可能最早出現在2025年10月。分析師如 Rekt Capital 也指出,時間線與2020年週期相符,當時高峰約在減半後550天左右出現。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一些業界領袖認為,機構採用已永久改變比特幣的結構。Jason Williams 最近指出,前100大財務公司合計持有近100萬枚BTC,價值超過1120億美元。與此同時,Bitwise 首席投資官 Matt Hougan 表示減半週期已“死亡”,預測比特幣在2026年可能迎來另一個“上漲年”,超越傳統模式。
這種分歧反映了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歷史週期信號依然存在,但新的機構動態可能重塑走勢。
累積者增添比特幣長期持有者
儘管資金流入放緩且獲利了結,長期買家的信心依然強勁。CryptoQuant 的數據顯示,累積地址——只買不賣的錢包——在2025年達到歷史新高。

這些地址無論價格走勢如何,持續吸收供應,為比特幣的價值提供結構性支撐。
這種行為與短期交易者的謹慎形成對比。分析師 Axel Adler 指出,比特幣的“可見需求”指標(衡量過去一年內移動的幣量淨持有量)已降至3萬枚BTC。雖仍為正值,但此下降暗示新參與者活躍度降低,增添了動能降溫的感覺。
比特幣價格情境分析
鑒於這些動態,比特幣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
- 看漲情境:若需求在107,000至110,000美元支撐區穩定,比特幣可能反彈至120,000美元。突破該水平將開啟重測130,000美元的道路。
- 基準情境:價格在107,000至115,000美元區間盤整,讓市場在下一次決定性走勢前重置動能。
- 看跌情境:若未能守住107,000美元且可見需求進一步下降,比特幣可能下滑至102,000至104,000美元,並有測試100,000美元心理關口的風險。
比特幣技術分析
撰文時,比特幣價格已跌近約112,000美元的關鍵支撐位,暗示可能出現反彈。成交量柱狀圖顯示多空力量幾乎相當,表明短期內價格可能盤整,而非明確突破。
若買盤動能增強,下一個關注阻力位為123,400美元。成功突破此門檻,將為重測8月高點約124,000美元甚至更高鋪路。反之,若未能守住112,000美元支撐,可能引發更急劇的下跌,目標指向100,850美元,100,000美元心理關口則為最後防線。

投資啟示
對交易者而言,112,000至110,000美元區間至關重要。守住此區間可望反彈至123,000至130,000美元,跌破則風險加大,可能進一步下探100,000美元。
對投資者來說,後期週期信號與強勁的累積需求並存,暗示未來波動性將加劇。雖然短期需求較弱,但結構性採用持續支撐比特幣的長期前景。投資組合策略應在後期修正風險與四年週期若仍有效可能帶來的最後一波上漲之間取得平衡。
立即使用 Deriv MT5 帳戶,投機比特幣的下一波走勢。
常見問題
為什麼比特幣顯示後期週期信號?
因為長期持有者正在獲利了結,ETF 資金流入放緩,且投機資金轉向山寨幣——這些都是與過去後期階段一致的模式。
四年週期是否仍然有效?
Glassnode 認為是,並預計高峰可能在2025年10月出現。但部分分析師持不同意見,認為機構採用和ETF等新因素正在重塑週期。
儘管資金流入減弱,什麼支撐比特幣價格?
累積地址創紀錄的需求減少了流動供應,強化了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長期信心。
關鍵支撐和阻力位在哪裡?
支撐位集中在112,000美元及107,000至110,000美元區間,阻力位則在123,400美元和130,000美元附近。跌破112,000美元可能引發向100,000美元的下跌。
抱歉,無法找到符合 的結果。
搜尋提示:
- 檢查拚寫並重試
- 嘗試其他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