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準備迎接衝擊,2025年滯脹恐慌升溫

注意:自2025年8月起,我們不再提供 Deriv X 平台。
有些事情似乎說不通。
通膨正在降溫,工作機會仍在增加,然而全球最強大的中央銀行卻顯得越來越不安。聯準會尚未恢復降息,市場緊張情緒升高,突然間,「滯脹」這個結合物價上漲與經濟成長放緩的惡劣詞彙,再度悄悄進入討論。
這不是1970年代,但開始讓人感到不舒服的熟悉感。從GDP到就業市場的警示信號閃爍不斷,關稅在幕後悄悄加劇通膨壓力,聯準會看起來不像是在管理軟著陸,而更像是在準備迎接顛簸的著陸。
讓我們來拆解真正發生了什麼。
滯脹風險正在累積
2025年5月,14位FOMC成員同時指出通膨和失業率的上行風險——這是罕見且令人擔憂的共識。沒有一位預測兩者會有明顯下降。這種模式也出現在2025年3月、2024年12月和2024年9月。

這不僅是謹慎的預測——這是自1970年代滯脹時代以來首次出現的雙重風險訊號,當時飆升的物價與疲弱的經濟成長讓政策制定者陷入兩難境地。


迄今為止,Jerome Powell 抵抗降息,儘管CPI數據降溫,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原因。他不僅關注當前的通膨數字,更關注若關稅壓迫供應鏈並將成本轉嫁出去,通膨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
GDP收縮與就業呈現分歧
乍看之下,經濟狀況並不算太差。5月就業報告顯示新增13.9萬個工作機會,略優於預期。但細節很重要——尤其是前幾個月修正減少9.5萬,以及關鍵產業中裁員上升的早期跡象。

勞動市場可能仍在運作,但動能正在減弱。
再來是成長。美國經濟在第一季收縮0.2%,為兩年多來首次負成長。這個數字受到歷史性進口激增的影響,創下近80年來最大貿易拖累。但剝除噪音後,以最終銷售給國內私人買家衡量的核心GDP,呈現更嚴峻的情況:從第一季的2.5%降至第二季預期的-1.0%。
這不只是放緩,而是停滯。
通膨正在降溫……但幅度有限
表面上看,通膨溫和。5月整體CPI年增率為2.35%,低於聯準會2.5%的舒適區間。核心通膨已連續三個月徘徊在2%左右。

那麼,為什麼聯準會不放鬆政策?
野村經濟學家指出,實際的通膨壓力仍在管線中。調查數據顯示,近三分之一的製造商和45%的服務業公司計劃將關稅相關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迄今為止,庫存高企掩蓋了這些價格上漲,但一旦這些緩衝消失,我們可能會看到通膨在經濟成長已經減弱時再次攀升。
美元疲弱,理應走強卻反向
事情變得更奇怪。理論上,滯脹伴隨黏性的通膨和鷹派聯準會,應該會使美元走強。然而,2025年對美元來說卻是慘淡的一年。
美元指數(DXY)今年迄今下跌10.8%,為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最糟的上半年表現。彭博美元現貨指數已連續六個月下跌,追平八年來最長的連跌紀錄。
這不僅是美元疲弱的故事,更是信心的故事。市場正在對不斷增加的赤字支出、關稅衝擊,以及越來越多相信聯準會最終會屈服並降息的看法做出反應,即使通膨尚未完全受控。
政策癱瘓與1970年代陷阱
聯準會目前的困境具有典型的政策陷阱特徵。現在降息,風險是再次點燃通膨——這是中央銀行在1970年代反覆犯下的錯誤。利率維持過高過久,則會加深經濟衰退。
同時,財政政策也陷入困境。川普政府剛通過一項「龐大且美麗的預算案」,增加數兆支出,進一步膨脹國債。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策略性貨幣貶值,以減輕實質債務負擔。正如國家經濟研究局所指出,美元貶值10%可減少3.3兆美元的美國債務。但若貶值過度,則可能破壞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這正是支撐美國經濟的關鍵。
技術展望:滯脹會來嗎?
我們尚未進入全面滯脹階段——至少還沒。但基礎已開始出現裂痕。成長放緩,通膨壓力重新累積,政策工具有限,而聯準會顯然處於緊繃狀態。
市場可能押注軟著陸,而聯準會則看似準備迎接更艱難且顛簸的局面。滯脹情況可能會支持美元,並使其相對歐元走強,顛覆目前的局勢。
撰寫本文時,EURUSD 交易對仍呈上升趨勢,儘管日線圖上賣方明顯發揮影響力。成交量柱顯示賣方正強力抵抗近期的買盤壓力,暗示可能出現顯著回調。
若價格顯著下滑,賣方可能在1.1452和1.1229價位找到支撐。反之,若出現反彈,買方可能在1.1832價位遭遇阻力。

隨著滯脹恐慌升溫,美元會相對歐元走強嗎?使用Deriv MT5、Deriv cTrader或Deriv X帳戶,來推測EURUSD交易對的價格走勢。
免責聲明:
所引用的績效數據並不保證未來表現。
本內容不適用於歐盟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