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提交已收到!
抱歉! 提交表格時出現問題。

美國市場是否已經失去光彩,還是只是變得冷清了?

This article was updated on
This article was first published on
美國地圖剪影佈滿了美國國旗,上面覆蓋著代表市場波動的鋸齒狀紅線圖。

多年來,美國市場一直是全球投資的典範—表現良好、主導、穩定上升。 但突然間,資金開始流出。 歐洲和亞洲投資者正在從與美國相關的基金撤出數十億美元,且並非緩慢流失。 這更像是一場爭先恐後的撤離。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美國經濟光輝開始消退的跡象嗎?還是我們只是在目睹華盛頓又一輪政治風暴的下意識反應? 

Trump 重返白宮及其新一輪高額關稅顯然令全球資本感到震驚。 但投資者是否反應過度,或最終重新考慮對美國市場長達十年的熱愛?

投資人撤離美國市場:情緒轉變還是更深層的原因?

12 月至 4 月期間,美國以外的全球股票基金流入資金高達 $25 億,令人矚目。 

橫條圖顯示 12 月至 4 月期間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票基金累積資金流入量,扭轉了多年來資金流出的趨勢。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Direct, FT

這不僅是反彈,更是三年資金持續流出後的破紀錄逆轉。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資金都在最近三個月流入。 對於投資者來說,似乎有些事情改變了。

是什麼引起的? 

Trump 的關稅不僅大膽,而且出乎意料、範圍廣泛且迅速推行。 市場厭惡意外,而這次意外讓各公司董事會和交易所的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人們的擔憂不僅關乎全球貿易緊張,更是因為美國這個曾經穩居投資中心地位的國家,如今的政治局勢開始變得難以預測。 這種不可預測性讓資本感到緊張,但我們不能假裝這只與政治有關。

全球投資重新分配:美國降溫是否早該發生?

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內,投資者紛紛湧入美國。這又有什麼不對呢? 在科技巨頭和看似永無止境的牛市推動下,S&P 500 指數效能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主要指數。 到了 2024 年,許多全球投資組合大幅超配美國,有時甚至是無意的。 

折線圖比較了過去十年全球投資組合中美國股權與其他地區的權重,突顯了美國的主導地位以及其他地區的相對停滯。
資料來源:Datastream

以 MSCI World 指數為例的指數追蹤基金承擔了重任,而美國佔比超過 70%,使得多元化更多是幻覺而非現實。

從這個角度來看,最近的轉變可能並非恐慌。 可能只是遲來的調整。

畢竟,如果投資組合充斥著美國股票,特別是像 Tesla 和 Nvidia 這樣高飛的科技股,而這些股票出現波動,適度的再平衡只是明智之舉。 再加上貿易緊張、政治動盪和高估值,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其他地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歐洲、亞洲和新興市場重新受到關注,並不是因為突然表現出色,而是因為其不再背負同樣的包袱。

當其他人撤退時,有些人卻看到了機會

有趣的是,儘管許多公司都準備退出,但歐洲私募股權巨頭 EQT  等一些公司卻積極介入。 其創始人 Conni Jonsson 認為,現在可能是進軍美國的絕佳時機,而其他競爭者則被嚇退。 逆勢而為? 絕對是。 但這也提醒我們,對某些人來說像是大規模外流的局面,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撿便宜的好機會。

EQT 的想法是策略性的。 如果其他人退場,估值下跌,收購目標變得更容易取得,有遠見的公司可以在市場焦慮之時悄悄增強實力。 這並不是說美國沒有問題—恰恰相反。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恐慌浪潮可能有些過度了。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歸根究底,這不是美國崩潰,更不是全球格局重新排序—至少現在還不是。 但確實暗示了一個轉折點。 多年來,美國一直是資金的首選。 現在,美國受到了質疑—不是被遺棄,而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審視。

這究竟是暫時降溫還是持久轉變,取決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 Trump 的政策繼續擾亂市場,或者機構投資者不斷重新評估其對美國風險的暴露,我們很可能會目睹一個更加平衡的全球投資時代—不是退出美國,而是其自動主導地位的結束。

那麼,美國市場是否已經失去光彩,還是只是變得冷清了? 

據分析師稱,目前主要是後一種情況。 但如果投資者的緊張情緒變成長期重新分配,那麼這種光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S&P 500 技術見解

撰寫本文時,S&P 500 指數已大幅回落。 日線圖顯示下行偏向,然而交易量橫條圖顯示買賣雙方壓力幾乎相當—暗示價格可能趨於盤整。 如果 S&P 500 指數上漲,價格可能會在 $5,980 和 $6,144 關卡遭遇阻力。 另一方面,如果 S&P 500 指數進一步下跌,價格可能維持在 $5,790 和 $5,550 支撐位。 ;

S&P 500 指數日線蠟燭圖,包含關鍵阻力位與支撐位 
資料來源:Deriv X

S&P 500 是否將大幅反彈? 可以使用 Deriv X Deriv MT5 帳戶推測美國市場價格。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文章所包含的資訊僅供教育用途,不可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資訊可能會過時。 建議在做出任何交易決策之前先自己進行研究。 所引用的效能資料並不能保證未來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