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股價跳空上漲是可持續反彈的開始,還是僅僅一日的飆升?

September 19, 2025
3D metallic Intel logo in the centre with a red stock price line chart in the background, showing a sharp upward surge followed by fluctuations.

分析師指出,英特爾23%的飆升,是自1987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更像是新聞驅動的短暫飆升,而非可持續反彈的開始。此次股價跳升由Nvidia斥資50億美元投資及美國政府先前89億美元持股推動,使英特爾市值在單一交易日內增加了237億美元。儘管政治與企業支持為英特爾注入新動能,但該公司虧損的晶圓代工業務及持續依賴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意味著持久復甦將取決於執行力,而非新聞標題。

重點摘要

  • 英特爾股價飆升22.77%至30.57美元,創近四十年最大單日漲幅,市值增加237億美元。
  • Nvidia以每股23.28美元價格購買了價值50億美元的英特爾股票,持股約4%。
  • 美國政府於八月以每股20.47美元價格投資89億美元,持股比例約10%。
  • 雙方合作將使英特爾為Nvidia的AI數據中心設計定制CPU,並共同開發整合Nvidia GPU的PC晶片。
  •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仍深度虧損,兩家公司將繼續依賴TSMC,主權目標尚未達成。
  • 分析師意見分歧:部分稱此為“遊戲改變者”,另一些則警告這是地緣政治推動的反彈,基本面未必有保障。

英特爾股價反彈解析:Nvidia 與英特爾合作

直接催化因素是Nvidia決定投資50億美元購買英特爾普通股,價格為每股23.28美元。此前,美國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價格購買了4.333億股,投資89億美元,持股接近10%。這兩項舉措合計為英特爾帶來近140億美元的新資金,並獲得了兩個最強有力的背書。

 該公告同時伴隨產品合作:英特爾將設計為Nvidia AI數據中心優化的定制CPU,並將Nvidia的RTX GPU整合進其PC晶片。這項合資推動英特爾重返長期難以滲透的成長市場。

政治背景進一步放大了市場反應。美國政府已將英特爾置於其晶片主權戰略核心,提供補貼、CHIPS法案資金,並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特朗普也承諾對進口半導體徵收100%關稅,對在美國製造的企業予以豁免。通過將英特爾定位為“國家冠軍”,華盛頓明確表示,即使經歷多年虧損和裁員,該公司也不會被放任失敗。

英特爾能否持續動能?

英特爾看漲的理由在於其強大的支持者、新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及投資者重新評估的規模。有了Nvidia和美國政府的支持,英特爾突然看起來既有政治保護,也具備商業相關性。 

Intel 4-hour candlestick chart with annotations showing key events: rumours of a U.S. government stake in Intel
來源:Deriv MT5

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師稱此交易為“遊戲改變者”,認為它將英特爾“推向AI競賽的前沿”。CCS Insight形容這是“戰略結盟”,為英特爾帶來更清晰的未來。政府持股在不到一個月內帳面上已上漲超過50%,而Nvidia的持股自購買以來增值約7億美元。

Bar chart showing Nvidia insider sales from 2022 to the first half of 2024. Sales were modest in 2022 and early 2023
來源:Bloomberg, The Washington Service

Nvidia本身也獲得戰略保障。通過將英特爾納入其生態系統,Nvidia在數據中心和PC的CPU領域獲得合作夥伴,正值中國禁令可能削弱其GPU需求之際。該合作也使Nvidia的CPU依賴從單一Arm多元化,同時給予英特爾在被取代的市場中競爭的機會。

若這些合作帶來實質成果,英特爾可能建立持續動能。投資者已在猜測,若產品路線圖轉化為收入,股價可能延續反彈至40至45美元區間。

未解風險: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

然而,儘管市場熱絡,英特爾的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其長期被視為美國晶片主權關鍵的晶圓代工業務,仍每年虧損數十億美元。英特爾尚未獲得其所稱的“重要外部客戶”,以證明持續投資先進製造的合理性。若無此,英特爾可能放棄雄心,美國仍將依賴TSMC。

甚至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淡化了Nvidia成為晶圓代工客戶的猜測。在一次電話會議中,他強調雙方將“繼續依賴TSMC”,並稱其為“世界級晶圓代工廠”。此番表態凸顯英特爾地緣政治角色與商業現實之間的差距。

地緣政治環境也增加了波動性。就在Nvidia交易宣布前一天,中國網信辦命令包括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在內的主要科技公司停止測試並取消Nvidia RTX Pro 6000D晶片訂單。 

此舉升級了科技貿易戰,凸顯該行業估值對政治操作的脆弱性。對英特爾而言,風險在於其股價更受地緣政治影響,而非公司基本面。

英特爾股價飆升與市場情境 

該消息在單一交易日內重塑市場。英特爾股價飆升22.77%至30.57美元,Nvidia上漲3.5%,Arm下跌4.5%,投資者重新評估未來CPU合作關係。美國政府持股現值約133億美元,較一個月前增值44億美元,Nvidia持股價值57億美元,自購買以來增值7億美元。

看漲情境

在看漲情境中,英特爾與Nvidia成功共同開發新產品,獲得設計訂單,且英特爾穩定其晶圓代工業務。屆時,英特爾股價可在反彈基礎上持續攀升,並在2025年維持較高估值。 

看跌情境

在看跌情境中,合作未能帶來實質收入,英特爾製造業務持續衰退,地緣政治利好消退。如此,股價可能回落至20多美元中段,將九月的跳空視為歷史異常,而非新趨勢的開始。

英特爾股價技術展望

目前,英特爾股價在30美元以上盤整,緊隨急速反彈。29.50至30.00美元區間充當短期支撐,顯示買方在守住漲幅。然而,K線轉紅顯示賣單正在執行,獲利了結明顯。若股價未能守住30.55美元,可能回落至23.55美元甚至19.70美元支撐位,抹去大部分跳空漲幅,暗示此次漲勢為短暫重新定價,而非持久反彈。

Intel daily candlestick chart showing a sharp gap up in price to around $30.55 with a large green volume spike.
來源:Deriv MT5

投資啟示

對交易者而言,英特爾目前的格局提供短期機會。30美元支撐位至關重要:守住該位可能開啟34.50美元及40美元的上行目標,失守則可能使股價回落至27美元附近。中期投資者應保持謹慎。英特爾受政治資本和企業聯盟支撐,但其結構性弱點,尤其是晶圓代工業務,仍未解決。對於投資組合經理而言,英特爾或可作為美國支持的戰略資產持有,但在展現營運進展前,仍屬投機性轉型故事,而非AI時代的領導者。

立即使用Deriv MT5 帳戶交易英特爾的下一波走勢。

免責聲明:

所引用的績效數據並不保證未來表現。

FAQs

為何 Intel 的股價大幅攀升?

Intel 的股價上漲是由兩個決定性事件推動:Nvidia 以每股 23.28 美元投資 50 億美元,以及美國政府的 89 億美元出資。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以每股 20.47 美元入股 89 億美元。 這些資金注入和背書共同向投資者保證,Intel 在策略上不可或缺。 附帶宣布的產品合作進一步鞏固了 Intel 在人工智慧熱潮中可能發揮作用的觀點,促使股價出現自 1987 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這是否意味著英特爾已重回技術領導者的行列?

還沒有。 英特爾在先進晶片設計與效能方面仍落後於英偉達與超微。 儘管與英偉達的合作提供了重新獲得相關性的途徑,但真正具備競爭力仍需多年產品開發。 目前,英特爾的優勢更多在於政治支持,而非技術領先。

地緣政治在英特爾的崛起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一個核心角色。 特朗普政府將英特爾定位為美國的支柱。 晶片主權,結合補貼、關稅及股權支持。 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了這一角色,北京在交易宣布前禁止了 Nvidia 的高端 AI 晶片。 因此,英特爾的估值既受地緣政治考量的影響,也反映公司基本面。

英特爾持續反彈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最大風險是英特爾虧損的代工業務,該業務持續損失數十億美元,且未獲得主要客戶。 如果英特爾未能扭轉局面,美國 的主權目標將無法完成,公司基本面也將持續疲弱。 另一風險是執行力:英特爾必須與 Nvidia 按產品路線圖交付,這將需要時間。 加上地緣政治進一步升級的風險,英特爾的前路依然充滿挑戰。

這波反彈是可持續的,還是只是一日的短暫飆升?

目前,這波反彈看起來更像是由新聞驅動的重新定價,而非持續的上漲趨勢。 Intel 尚未從其新的合作夥伴關係中展現出有意義的營收成長或技術進展。 除非其財務與營運方面的進展變得明顯,否則當新聞週期過去後,股價可能會回落。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