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價格在制裁與供過於求之間徘徊

注意:自2025年8月起,我們不再提供 Deriv X 平台。
油價目前正走在鋼索上。一方面,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伴隨著新的制裁和關稅威脅,可能壓縮全球供應。另一方面,市場正面臨庫存上升和疲軟的需求預測,這些都暗示價格應該走低。
再加上特朗普幾句犀利評論、即將召開的 OPEC+ 會議,以及令人側目的庫存數據,市場雖然保持堅挺,但也在搖擺不定。地緣政治會繼續支撐油價,還是基本面即將拉下地毯?
新的制裁與關稅威脅推升地緣政治溢價
最新的上漲推力來自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出的嚴厲警告——俄羅斯有10天時間在烏克蘭停火取得進展,否則將面臨新一輪經濟制裁。這次不僅是對莫斯科的制裁,特朗普還提出對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徵收100%關稅的想法,令市場震驚。
影響?立竿見影。油價單日飆升近4%,布蘭特油價突破72美元,WTI 接近69美元,創一個多月新高。

分析師指出,交易者不僅是在對新聞標題作出反應;他們還在定價一個非常現實的可能性——如果印度等主要進口國改變立場,超過每日200萬桶的俄羅斯供應可能突然中斷(中國則不太可能,北京可能會堅持立場)。
原油庫存上升,需求增長放緩
儘管地緣政治背景火熱,基本面卻在低聲說「慢點」。根據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上週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了153.9萬桶——這在本應緊張的市場中並非好消息。

同時,需求並未點燃全球市場。國際能源署已將2025年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至每日僅70萬桶,為2009年以來最慢。
拖累市場的並非只有需求。供應也在悄然增加。OPEC+仍在持續增產,美國準備大幅提升產量(特朗普幾乎是在挑戰市場來測試他們),委內瑞拉也在等待綠燈,準備重啟受制裁的產能。
因此,儘管言辭激烈、價格上升,基本的供需平衡看起來……嗯,有點過於充裕。
技術性突破還是假性反彈?
這裡變得更加有趣。價格反彈不僅是因為新聞標題,也觸發了技術面的一些信號。WTI突破了200日移動平均線,引發一波技術性買盤。看漲期權首次超過看跌期權,商品交易顧問也從淨空頭轉為淨多頭。目前動能指向上行。
但關鍵是——這波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可能發生的事情,而非已經發生的。如果10天期限過去沒有制裁,或者全球買家識破特朗普的虛張聲勢,價格可能會同樣迅速回落。
可能影響油市的關鍵事件
未來有不少可能影響市場的事件,我們有:
- 美國聯邦儲備局的利率決定(會暗示降息還是保持鷹派?)
-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庫存數據
- 8月1日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截止日
- 當然還有OPEC+會議,將決定9月市場的石油供應量
免責聲明:
所引用的績效數據並不保證未來表現。
